2023年钱塘区《病虫情报》丨抓好晚稻穗颈瘟的预防
来源:杭州市钱塘区农业农村局 作者:杭州广通植保防治服务专业合作社 发布时间:2023-08-13
抓好晚稻穗颈瘟的预防穗颈瘟是指发生在穗颈和穗轴或小枝梗上的一种对产量影响最大的稻瘟病,是晚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穗颈、穗轴或小枝梗感染稻瘟病病菌后,初期出现小的淡褐色病斑,边缘有水渍状的褪绿现象。以后病部向上、向下扩展,长的可达2-3公分,颜色加深,最后变黑枯死或折断,造成瘪谷甚至白穗,对产量影响较大。该病的发生流行与气候条件、品种抗性和菌源基数有关。造成年度间发病轻重不一的主要因子是气候条件,造成田块间发病轻重不一的主要条件是品种的抗病性和栽培管理措施是否得当,因此穗颈瘟属气候性流传病害,最适宜于病菌孢子形成和侵入的气温是24-28℃,相对湿度在92%以上,若两者同时存在,则有利于发病,特别是破口抽穗期遇上连续3天以上的阴雨天气,则非常有利于穗颈瘟的发生流行,若两者缺一,则不发病或发病较轻。预测今年我区晚稻穗颈瘟为中等发生,部分品种和部分田块有偏重发生的可能,理由是:一是菌源充足,我区属老病区,2014年和2015年连续两年在晚稻上发生过,其中“浙粳88”等感病品种受害较重,2020年也在早稻上大发生;二是感病品种种植面积虽然减少,但目前种植的并不是高抗品种,且我区晚稻迟播迟栽和连作晚稻面积大,偏施氮肥,迟发后嫩,植株抗性差;三是气候条件难以预测,据气象部门预测,8月下旬至9月中旬的天气翻脸快,变化大,前期多雷阵雨天气,9月初进入秋汛期,雨日雨量偏多,后期低温寒潮可能来得早,破口抽穗期遇阴雨天气的概率高。且我区属夜潮地,天气虽晴可夜间田间湿度高,有利于发病。而穗颈瘟只能防不能治,因此是否发病都要做好发病的准备。穗颈瘟病菌的侵入期是破口至抽穗期,因此破口抽穗期是防治穗颈瘟的最佳时期。其防治意见是:
1、防治适期:第一次为破口初期(即有20%左右的孕穗开始破口),第二次为抽穗期(即有50%左右的稻穗抽出)。最关键的是要抓好第一次破口期的防治,第二次是否要防,可根据当时的天气而定(有雨则防)。
2、防治农药:亩用75%的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0克(或40%的三环唑悬浮剂50毫升),化水30-40公斤细喷雾。
文章来源:杭州市钱塘区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