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危害晚稻生产的主要病虫是二化螟和褐稻虱,其次是稻头青蚜、灰稻虱和连作晚稻的稻纵卷叶螟等。
一、发生趋势
1、二化螟:据各测报点性诱剂诱蛾观察,今年三代二化螟蛾子(二代成虫)继9月11日出现第一蛾峰后,于9月17日出现第二蛾峰,当日平均三盆蛾量为79.7只,9月16日-19日连续4天超50只,沿江地区9月25日-26日还出现第三峰(前进114只、临江82只、河庄48只),蛾峰盛期将持续到10月初,今年三代二化螟后期大发生已成定局。
2、褐稻虱:今年七(5)代褐稻虱日前有一个明显的迁入峰,据9月26-27日对全区48块大田的调查,平均百丛虫量为183.33只(是去年同期48.14只的3.8倍),幅度为0-1370只,成虫比例较高,占23.64%,而短翅型成虫占总成虫的比例高达57.21%(平均百丛24.79只,幅度为0-180只),由此可见,田块卵虫量将急增。预测今年七(5)代褐稻虱为中等发生,局部田块大发生。
3、稻头青蚜:因今年种植的晚稻以籼粳杂交和密穗型常规品种为主,极易发生稻头青蚜,若后期气温偏高,稻头青蚜有偏重发生的可能。
另外,七(5)代稻纵卷叶螟将集中在连作晚稻和迟发后嫩田块中危害。
二、防治意见:
目前,晚稻已进入灌浆期,也是三代二化螟和七(5)代褐稻虱的危害盛期,正是影响产量的关键时期,务必请各街道(有关农场)和各种植农户高度重视,再接再励,保质保量地抓好晚稻病虫防治的最后一关。
1、防治策略:主治二化螟和褐稻虱,兼治稻头青蚜、灰稻虱和连作晚稻的稻纵卷叶螟等。
2、防治时间:为10月1-5日。
3、防治农药:亩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0毫升加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15克和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7克(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克),加水50-60公斤喷雾。
4、注意事项:施药前田间应先灌好满水,药后保水3天;要喷足药液量,加大喷雾压力,使植株中下部都能喷到药液。要均匀喷药,严防漏喷,特别是田边四周。
文章来源:杭州市钱塘区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