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合作社     登录 注册
发布供求信息
病虫情报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支持 > 病虫情报 > 抓好玉米锈病的防治
抓好玉米锈病的防治

       玉米锈病俗称雄黄油,是真菌性病害。主要侵染叶片,严重时也可侵染叶鞘、苞叶等裸露体表。发病初期仅在叶片表面散生浅黄色长卵形褐色小浓疱,后小浓疱破裂,散出铁锈粉状物,即病菌孢子,最后在病斑上生出黑色近圆形或长圆形突起,开裂后露出黑褐色冬孢子。病菌孢子借气流传播,日干夜露有利于病菌的侵染和危害,夏末初秋(9月中旬至10月中旬)是发病高峰期,一旦染病,发生和蔓延极快。受其危害后,叶片迅速失绿枯死,光合作用受阻,对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鲜食口感较差)。今年玉米锈病在我区已大面积发生,且来势凶猛,据9月26-27日对20块大田的调查,平均株发病率为55.15%,幅度为10-100%。而近期的晴好天气正适宜于该病的发生和蔓延危害,田间病情将快速加重。另外,部分田块的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以及草地贪夜蛾等病虫发生和危害也较重。对此要求各街道、各村和各农户引起高度重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层层发动,号召广大农户及时开展用药防治。其防治意见是:

1、防治策略:主治玉米锈病,兼治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和草地贪夜蛾等。

2、防治适期:为发病初期。巳经发病的田块,在防治时间上宜早不宜迟。隔5~7天再防第二次。

3、防治农药:选用30%吡唑醚菌脂乳油1200倍液或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1200倍液或75%肟菌戍唑醇水分散粒剂2400倍液喷雾于全株叶片正反面。有玉米大斑病或小斑病的田块,再加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有草地贪夜蛾、二化螟和玉米螟发生的田块再加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2000倍液喷雾实行兼治。

文章来源:杭州市钱塘区农业农村局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技术支持 | 在线服务 | 农技服务 | 联系我们 |
  • 服务热线:0571-82705997 技术支持:故乡人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