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合作社     登录 注册
发布供求信息
病虫情报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支持 > 病虫情报 > 2022年萧山区《病虫情报》丨晚稻中后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2022年萧山区《病虫情报》丨晚稻中后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意见

 稻中后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及治意见

 

 

据本站系统监测,结合我区病虫发生历史资料、水稻品种布局、未来天气趋势和省市晚稻中后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专家会商结果等综合分析,预测今年我区单季晚稻中后期主要病虫呈偏重发生态势,其中:七(5)代褐飞虱中偏重发生至大发生;六(4)代稻纵卷叶螟中偏重发生;二化螟在单双混栽区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纹枯病中等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稻曲病中等发生,杂交稻上偏重发生;稻瘟病在老病区及感病品种上有流行可能。晚稻病虫 害防控形势严峻,各镇农技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加强田间 调查,及时宣传发动,因地制宜抓好晚稻中后期病虫防治工作,确保今年晚稻丰收。

 

、发生趋势分析

1.褐飞虱

 

预测七(5)代褐飞虱中偏重发生。本站测区田间系统监测,7月11日田间已现短翅成虫。8月9日区站测区系统调查,褐稻虱占 5.2%,8月15日区站测区系统调查,总稻虱平均百丛149头,幅度20-240头,褐稻虱占13.3%,上升速度很快。8月下旬晚稻进入孕穗抽穗期后的营养条件好,气温有所下降,晚秋不凉的气象条件非常有利于褐稻虱繁殖,褐稻虱种群将快速增殖。

 

2.六(4)代稻纵卷叶螟

预测为中等偏重发生。预测依据:一是8月初以来全区有一个稻纵卷叶螟成虫迁入高峰,蛾峰日亩蛾量浦阳江西俞8月10日1493头,幅度1380-1610头;戴村郁家山下8月13日1100头,幅度900-1300头;益农镇龙殿8月12日786头,幅度480-1060头;进化王家闸8月10日677头,幅度630-750头;区站头蓬测区8月10日645头,幅度385-810头;其他站点均有蛾峰出现。8月15日区站及各基层监测点系统调查,平均百丛虫量31条,幅度0-190条,低龄幼虫占66%;8月10日田间卵量调查,平均百丛有效卵504粒,幅度86-1260粒,8月15日田间卵量调查,平均百丛有效卵206粒,幅度43-540粒。二是水稻生育期有利于稻纵卷叶螟为害,六(4)代稻纵卷叶螟发生时,晚稻正处于孕穗抽穗期,叶色嫩绿有利于成虫产卵及幼虫取食。三是气象条件有利,下旬后气温降低,适温高湿条件有利于稻纵卷叶螟产卵、孵化及幼虫成活,将加重为害。

3.二化

 

据二化螟性诱剂诱蛾监测,8月中旬我区局部监测点有蛾峰出现,蛾峰日8月14日浦阳江西俞点28头,其他各点均有不同幅度的上升。预测单双混栽区、早稻种植区域的局部田块第三代二化螟将中等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迟插迟熟田块还将受第四代二化螟危害。

 

4.纹枯病

预测中等偏重发生。据系统监测,纹枯病7月底在早播早插田块已现,8月份封行之后纹枯病快速上升。8月9日区站测区田间系统调查,平均丛发病率20% , 幅度0-50%,株发病率13.1%,幅度0-36.6%;15日区站测区田间系统调查,平均丛发病率28.8%,幅度0-60%,株发病率21.7%,幅度0-46.6%。当前水稻群体大,田间郁蔽程度高,有利于纹枯病发生,8月下旬纹枯病进入垂直增长阶段,高温高湿下病情将快速上升。

5.稻瘟病

若破口抽穗期间遇连阴雨或多雨高湿天气,老病区、感病品种流行发生可能性大。

6.稻曲病

预测中等发生,杂交稻中等偏重发生。当前我区主栽的甬优系列杂交稻品种对稻曲病抗病性差,近年来发病面积大,田间菌源充足;晚稻孕穗抽穗期若多阴雨天气,有利于稻曲病发生。

、防治意见

当前我区晚稻地区间、田块间病虫发生差异大,后期主要病害流行性风险大,“两迁”害虫暴发成灾几率高,对晚稻生产后期威胁较大;二化螟局部大发生威胁大;稻瘟 病在感病品种、老病区发生几率大。各地要保持高度警惕,切实加强面上普查,加强分类指导,组织科学防控,有效控制水稻病虫发生危害,确保晚稻丰产丰收。

1.采取科学的防治策略

重点防治稻纵卷叶螟、褐飞虱、二化螟、纹枯病,积极预防稻曲病、稻瘟病等水稻穗期病害。褐飞虱要抓住低龄若虫高峰期防治,孕穗期百丛稻有虫1000头-1500头、穗期百丛稻有虫 1500-2000头;稻纵卷叶螟,穗期百丛稻有幼虫60条即为防治对象田,以确保晚稻穗期上部三张功能叶的完整;二化螟要抓住幼虫孵化的关键时期,孕穗抽穗期晚稻丛害率达1.5%,或枯鞘株率0.2%,应及时用药防治;纹枯病在孕穗期晚稻病丛率达25%时进行防治;穗颈瘟和稻曲病要抓住水稻关键生育期进行防治。

2.因地制宜,适时防治

在水稻破口前结合稻曲病、穗腐病等穗期病害预防,着力抓好六(4)代稻飞虱、五(3)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纹枯病等病虫害兼治工作。杂交稻在破口之前10-12天(主茎剑叶叶枕与倒二叶叶枕齐平)及5-7 天后连续二次用药预防稻曲病;常规粳稻在破口之前7-10天用药一次预防稻曲病;稻瘟病感病品种在破口期及齐穗期连续用药二次预防穗颈瘟。

3.科学配方,对症下药

防治稻纵卷叶螟每亩可选用:30亿PIB/ml 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50毫升;或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毫升;或 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20毫升。

防治稻飞虱每亩可选用: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16毫升;或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12克。

防治二化螟每亩可选用:30%乙多·甲氧虫悬浮剂30毫升、或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20毫升。

防治纹枯病每亩可选用: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5克 ;或4%井冈霉素A水剂200毫升;或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30毫升;或19%啶氧·丙环唑悬浮剂70毫升;发病严重田块可用24%噻呋酰胺悬浮剂15毫升。

预防稻曲病每亩可选用: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5克 ;或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40毫升;或30%苯甲·丙环唑乳油20 毫升;或19%啶氧·丙环唑悬浮剂70毫升。

预防穗颈瘟:每亩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0克。

4.提倡使用先进植保器械施药,提高防治效果

要充分发挥植保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的作用,发挥机动植保器械作业的优势,提高施药效率与防治效果,减少农药无效流失。

5.注意事

①防治纹枯病和褐飞虱要用足水量,每亩药液量不能少于50公斤,施药时田间保持一定水层,药后保水3-5天,推荐用吡蚜酮单剂防治褐飞虱。

提倡早晚用药。

稻曲病预防宜早不宜迟。

稻脚软的田块慎用无人机,容易倒伏。

 

文章来源:杭州市萧山区农(林)业病虫测报站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技术支持 | 在线服务 | 农技服务 | 联系我们 |
  • 服务热线:0571-82705997 技术支持:故乡人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