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合作社     登录 注册
发布供求信息
蔬菜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支持 > 科技信息 > 蔬菜 > 蔬菜缺素症识别与防治
蔬菜缺素症识别与防治

蔬菜缺素症的诊断比教复杂。正确的诊断过程必须是综合性诊断,即以形态诊断为主,辅以叶片和土壤分析等方法。缺素症可表现在叶片、茎、枝、花、果实、根以及整个植株,而以叶片最显著,因此,形态诊断主要根据叶片上的症状表现,同时也要兼顾其他部位。如芹菜裂茎是由于缺硼引起的,不发生在叶片上而发生在叶柄上。下面就我区蔬菜常见缺素症状简述如下:

1、缺K(钾)。老叶先出现症状,并向新叶扩展。缺K时,老叶叶片暗绿,叶尖和叶缘变黄绿色。后变褐甚至坏死,后期叶脉失绿并在失绿区出现斑驳,最后叶片干枯坏死。果菜类果实成熟度常不均匀。

2、缺Ca(钙)。典型症状是幼叶叶缘失绿,叶片卷曲,生长点坏死,但老叶仍保持绿色,白菜、甘蓝剖开叶球可见内叶边缘或连同心叶一起褐变干枯,俗称干烧心。

3、缺Mg(镁)。首先表现在老叶叶尖叶脉间失绿,而叶脉仍保持绿色,以后失绿部分逐渐变为黄色或白色,还会出现大小不一的褐色或紫红色的斑点或条纹。

4、缺B(硼)。各种蔬菜缺硼,典型症状不同,但共同的症状是根系不发达,生长点坏死,花器发育不全,果实易畸形。

5. 缺铁 铁是形成叶绿素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蔬菜缺铁便产生缺铁失绿症,从新叶片的 最尖端表现出病症,顶芽和新叶黄白化,最初在叶脉间部分失绿,仅在叶脉残留网状的绿色,以后全部呈黄白色,但不产生坏死的褐斑。现分而述之:

(1)大白菜、莴苣等叶菜表现为生长点萎缩、死亡,形成枯顶,叶片皱缩、扭曲畸形。

(2)芹菜、番茄、甘蓝、花椰菜茎和叶柄短粗、开裂、变脆。

(3)根菜类等内质根内部组织坏死变褐,木栓化、空洞化。如萝卜“褐心病”,萝卜根颈部变粗糙。

缺素症的防治

缺素症防治最根本的是培肥地力,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缓冲平衡力、水分保持力;对于土壤中缺乏某种营养元素所造成的缺素症,防治的唯一有效措施就是针对所缺乏元素,实行土壤追肥或叶面追肥予以补充;如果缺素症并不是由于土壤中缺少某种元素,而是由于土壤理化形状限制了植株对土壤中该种元素的吸收,如土壤过酸、过碱、高温干旱、施肥不当产生拮抗作用,则都应采取相应措施矫正,如酸性土壤应施用石灰水进行改良,合理轮作,避免需某种元素多的蔬菜种类连作。

1、缺K(钾)。施用钾肥:亩土壤追施10—20公斤钾肥和叶面追施硝酸钾0.5%或0.3%的磷酸二氢钾。

2、缺Ca(钙)。保持土壤湿润;叶面喷施钙肥,也可用2%的石灰浸出液。据资料报道,喷施时期与喷钙效果密切,大白菜、甘蓝干烧心以在开始进入结球期时施用为佳。

3、缺Mg(镁)。土施钙、镁、磷肥和叶面喷施1.0%—2.0%硫酸镁,间隔5—7天一次,连续3—5次。

4、缺B(硼)。亩土施硼肥200克和叶面喷施0.1%—0.15%硼肥2—3次。

    5. 缺铁。在栽培前要施用足够的有机肥;也用 0.2%-0.5%硫酸亚铁或螯合铁进行叶面喷施。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技术支持 | 在线服务 | 农技服务 | 联系我们 |
  • 服务热线:0571-82705997 技术支持:故乡人网络